京铭资本虽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是已有累累战果,体系累计主动管理和参与管理基金规模已达120亿元以上。
刘翔,现任京铭资本董事长、国铸资本副董事长,近年来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力量”为使命,以“引领人类健康未来和提高人类科技生活进步”为投资事业目标,持续聚焦“先进制造”领域投资,已累计投资上市及拟上市企业上百家。
(资料图片)
基金规模和投资业绩位居行业前列
自2019年,中国经济进入产业加速迭代升级的元年,科技创新引领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瞄准时代的机遇,我们京铭资本就诞生于这个转化的元年,从被业内称之中国制造业之都的青岛走出,并逐渐成长为全国的一家专业知名的PE投资机构。”京铭资本董事长刘翔表示。
“我们是国内首批提出坚持投资先进制造的投资机构之一,现在来看坚持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源于我们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信心,也基于我们多年服务实体企业的经验中,对于行业发展机遇的准确判断。”
先进制造业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本源与初心,股权投资作为企业创业的重要金融支撑,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京铭资本自创立以来,始终以致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力量”为使命,持续聚焦“先进制造”领域投资,助力实现工业强国战略。
京铭资本围绕先进制造领域中的重点细分方向,投资了大批具有硬科技属性的先进制造企业,仅2022年公司体系内总投资额就接近10亿元,所投项目包括电子特气龙头德尔科技、欣旺达动力电池、12寸大硅片龙头奕斯伟材料等数十家优秀企业,其中90%以上属于专精特新企业,55%以上的企业属于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其中,不少企业都掌握世界领先技术或者突破了国外垄断。
截至目前,京铭资本体系累计主动管理和参与管理基金规模已达120亿元以上。体系内投资企业中已有13家企业成功在科创板、创业板及港股上市,另有3家企业已过会。在IPO辅导项目15家,已受理排队中企业5家。
深耕细分解决国内卡脖子技术
京铭资本一直深耕的先进制造细分领域,包括半导体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半导体、航空航天与军工科技、前沿医学等,在重要产业链上进行多方位布局,在这批细分领域中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所投企业亮点纷呈。比如,天科合达在导电型碳化硅单晶领域长期稳居国内第一,2021年跃居世界前四,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近期成功打入国际供应链,与全球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再比如,已投项目德尔科技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电子级三氟化氯产业化的企业,让中国成为除日、美以外全球第三个成功实现电子级三氟化氯产业化的国家,代表了世界前沿颠覆性技术硬科技。
与此同时,京铭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投资的同心医疗,其自主研发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全磁悬浮VAD,填补了我国人工心脏领域研发、生产和应用的空白,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引领了中国乃至全球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此外,现阶段中国商业民营航天投融资也值得关注,“我们主要集中在商业火箭和卫星这两个领域,”刘翔表示,现已投资了中国第一家成功发射入轨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及一家商业卫星研发制造领域的独角兽,同时,航天材料、高端设备、导航应用等细分领域也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刘翔分析认为,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未来五年半导体行业仍为国内上升趋势确定性最高的投资赛道之一。伴随着国际产业竞争态势加剧,材料和设备等底层关键“卡脖子”领域国产化重要性意义凸显。国产替代的逻辑已经步入“深水区”,投资热点逐渐向上游材料、设备、零部件等底层技术创新的领域延伸。
从产业链自主可控角度,国产替代浪潮下,IC设计、制造及封测环节的中低端及部分高端领域已经实现大部分国产替代,但设备及核心零部件、材料及众多原材料等领域,仍面临着众多挑战,能够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壁垒的材料和设备企业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长期看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的份额将会稳
独立自主,把握国产替代的投资逻辑
现在从国家层面到产业层面都特别强调产业链安全,大家都意识到关键技术和环节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才能不受制于人。
迎势2023年,先进制造依然是“长坡厚雪”的赛道。京铭资本将在新能源汽车方向增加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细分领域的投资布局,继续投资半导体制造、航天航空军工科技项目,同时加强前沿医疗领域公司投资,重点围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及肿瘤诊断治疗,“这三大领域是人类需要突破的领域,也一直是长周期的朝阳赛道,需要我们重点挖掘一些高精尖的‘硬科技’项目。”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随着中国在半导体设计、代工、封装、材料、设备等多个环节实现突破,以及中国晶圆厂不断扩产,有望看到中国半导体事业在全球的份额稳步提升。
在前沿学领域,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医疗器械和高端生物制药是我们关注的主要方向。高端医疗设备进入进口替代早期阶段,体外诊断和高值耗材步入进口替代高速成长阶段,未来可以继续看好高端医疗设备和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